monalisacovid small

先前我們發表了多篇文章描述植物性飲食對於預防Covid-19重症有很好的效果,但萬一我已經中鏢了呢, 吃蔬食飲食是否有效?

感染期間,我們的免疫系統需要大量的抗氧化、抗發炎元素來減輕症狀,這些元素從哪裡找最多? 植物性飲食。

各種植化素、微量元素、礦物質、維生素,要什麼有什麼!

國際衛生組織 建議確診後要多喝水,飲食要包含 大量的新鮮蔬果、膳食纖維,避免過多飽和脂肪 (少吃肉類、蛋奶等),另外還要注意少鹽、少糖。

 

 

文章連結: 

素食、魚素飲食與COVID-19嚴重程度之相關性

飲食習慣影響COVID-19 的罹患率 

 

罹患COVID-19後該如何攝取營養?

【多使用新鮮蔬果】

- 新鮮蔬果應佔每餐份量的的一半,請參考下圖:

myplate

- 當季蔬果含有較高的植化速與抗氧化物,可以共同一起對抗病毒。

- 多吃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果。

- 身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,一定要從食物中攝取。

  • 維生素C可以抑制促進發炎的細胞因子 (cytokines) ,還能增強白血球的功能2
  • 常見高維生素C食材包括: 紅心芭樂、芭樂、青椒、彩椒、糯米椒、釋迦、紫花椰菜、油菜心、奇異果、青花菜、苦瓜、木瓜、草莓、甘藍等。

 

【多攝取堅果、豆類、全穀類】

蔬果無法提供的營養素,需經由堅果、豆類、全榖來滿足。

- 「鋅」就是其中一種!

- 身體有太多功能需要鋅的幫助才能完成,像是造血、抗氧化、還有我們的免疫系統。

  • 中性白血球與自然殺手細胞的生成需要鋅2
  • T細胞與B細胞也需要鋅當作訊息傳遞者2
  • 常見高鋅食物包括: 南瓜子、葵瓜子、松子仁、營養酵母、大蔥、黑(白) 芝麻、核桃、米豆、黑豆、紅豆、薏仁、綠豆仁、無糖花生醬等等。

 

「硒」 這個微量元素,要靠堅果、種子、辛香料的幫忙才能攝取到。

感染後,為了對抗病毒,身體會製造大量的自由基,過多的自由基能傷害器官,例如肺部3

  1. 硒可以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全,吃進去的硒會被轉換成硒蛋白。
  2. 硒蛋白參與非常多種類的氧化還原反應,大家最常聽到的應該就是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(glutathione peroxidase),這是身體拿來清除自由基的酵素2
  3. 常見高硒食材包括: 巴西堅果 (一粒就已能滿足一天需求量,兩粒恐會超過上限) 、芥末籽、小麥胚芽、洋薏仁 (barley)。 

 

【使用維生素D補充劑】

維生素D,我們已有許多文章描述它的功能與攝取方式,包括日曬香菇、曬太陽與補充劑。

在隔離期間,外出曬太陽不切實際,日曬香菇也不易取得,因此從補充劑攝取會是最好的辦法。

我國建議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是400IU,上限是 2000IU,但若您極度缺乏,每日補充2000-5000IU也可能是必要的。為避免不當的攝取過多的維生素D而產生毒性,最好從少量補充,定期追蹤檢查,看是否有提升劑量的需求。

 【其他注意的事項】

1. 避免吃炸物: 高溫油炸容易讓油脂變質,甚至製造出許多自由基,可以說是在扯免疫系統的後腿。

2. 避免高鹽、高糖: 高鹽、高糖飲食無法減緩呼吸道的不適,除此之外,這樣的飲食習慣跟新陳代謝症候群、肥胖與高血壓很有關係,而這三種身體狀況會大大提升重症機率。

3. 避免奶製品: 除了呼吸道的症狀,有些人會有腸胃不適的症狀。亞州人口乳糖不耐症高達80%以上,因此為避免加重肚子痛、腹瀉等症狀,最好避免。(高鈣植物奶選項)

4. 避免飲酒: 喝下酒精並沒有消毒的功能,肝臟還會被逼迫得優先代謝它,根本無法處理其他營養素。酒精還會減弱免疫系統,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豬隊友。

 

  covid 19 nutrients

covid 19 nutrients 2 

延伸閱讀:

隔離食譜

維生素D與呼吸、免疫系統的關係

如何DIY用菇類補充維生素D

含有維生素D的植物奶

維生素D是否能預防新冠肺炎、減緩病症?我該如何補充?


作者:陳婷鈺 營養師

本文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為「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」。
官網:www.twvns.org

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簡介
國內少數由醫學角度探討素食的非營利團體。集結各大醫院、大學...等多位有志推廣素食的醫療人員、專家學者,透過講座、食譜、文章,與民眾分享正確的素食營養知識。

參考資料:

1. https://www.euro.who.int/en/health-topics/health-emergencies/coronavirus-covid-19/publications-and-technical-guidance/food-and-nutrition-tips-during-self-quarantine

2. Clinical Nutrition ESPEN 47 (2022) 9e27 | doi: 10.1016/j.clnesp.2021.11.003

3. Front. Cell. Infect. Microbiol., 26 May 2021 | 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cimb.2021.654813